鹽水溪上游土地改變影響及非工程減洪方法評估 郭 俊 超 |
臺灣由於經濟發展形成流域內土地都市化嚴重。而都市化對流域內洪水影響程度,是極需探討的主題。本文以鹽水溪流域豐化橋以上集水區為研究區域,探討土地利用改變對都市化後水文歷線及蓄洪能力之影響,及利用非工程減洪方法減輕土地改變的影響。本文利用非監督式分類法、監督式分類方法及主題圖切除配合監督式分類之方法,對1972年Landsat MSS 影像及2000年SPOT 影像個別進行土地利用分類,發現以後者之結果最佳,其中建築面積從1972到2000年增加約1600公頃。因研究流域包含平地及山區,所以嘗試加入水筒模式,與過去可合理模擬山區,運動波理論建立之格網型降雨-逕流模式連結,經過12暴雨事件的率定,證實加入水筒模式可合理模擬降雨-逕流關係。進一步利用此分布型降雨-逕流模式探討土地利用對蓄洪能力之影響程度,發現集水區10年重現期距之設計洪水增加約10%,並利用下游水稻田區作為減洪區域,最後建議合適之減洪區域。 關鍵字:遙感探測、土地利用變遷、水筒模式、降雨-逕流模式、非工程方法、減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