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C-HMS降雨-逕流模式應用之研究         

                                    歐 信 宏

在降雨-逕流模式之應用上,使用者常借助地理資訊系統來劃分流域之子集水區,但子集水區之劃分尺度多大才為適當,一般直覺上不易判斷,尺度過大則無法考慮流域之空間異質性,並影響模擬結果之精度,而尺度過小將造成資料處理上之負擔,本文期望在掌握流域空間分布特性之基礎上來簡化子集水區劃分模型,使降雨-逕流模式之應用更具效率與實用性;此外SCS CN法是常用來估算直接逕流量之方法之一,但該法應用於台灣是否合理,本文選擇高屏溪支流濁口溪流域為研究區域,來討論上述問題。在研擬最佳子集水區劃分準則方面,本文首先以子集水區初步劃分結果利用集群分析方法,選擇子集水區之CN值、地表平均坡度及雨量站權重為分析變量,並配合流域內實際水系分布來作合理聚類。分析結果初步證實利用流域地文與水文空間分布特性為基礎之集群分析,可簡化流域子集水區劃分尺度,使降雨-逕流之模擬更具效率與實用性。另外在SCS CN法應用上,本文以中值曲線號碼規則(Median curve number)對八場降雨事件進行分析,發現美國水土保持局所訂依據土壤種類與土地利用來選取CN值之方法可適用於本地,但在臨前水分條件之決定上,研究結果發現以臨前二日累積降雨量來判定臨前水分條件較為合理。

關鍵詞:HEC-HMS、降雨-逕流模式、子集水區劃分、集群分析、SCS CN法、臨前水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