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母數區域雨量強度公式之研究     

                                    董 東 璟

區域雨量強度公式之發展已廣泛地被用來計算未量測地點之設計雨量。本文以台灣北部地區38個自計雨量站之1~24小時時雨量記錄為研究對象。發展區域公式之前,首先進單站頻率分析。採用實測資料,比較數種傳統統計分佈與採用高斯核函數配合最佳值法推估平滑因子之無母數頻率分析。分析結果發現,在卡方比值數、柯司比值數及均方根誤差比值數三個指標方面無母數頻率分析皆優於傳統頻率分析。進一步,並以蒙地卡羅法及重複採樣法深入地比較效能,研究結果亦顯示以無母數頻率分析有較佳之效能,尤其當欲推求高復現期水文量而樣本數目少時。基於以上分析成果,本文更進一步以無母數分析為主軸,取用游&陳(1996)對本區之均一區劃分結果,嘗試以站年法組合各區內無因次雨量資料發展區域雨量強度公式。引入平均年最大一日暴雨為空間引數發展區域公式,研究結果發現,各區所發展之區域雨量強度公式之整體模擬誤差大部分皆可維持在±20%以內,且由三區共計七站的驗證結果發現亦有不錯的驗證結果。該公式具有方便應用於普通雨量站或無測站地區求取設計雨量值之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