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對大甲溪流域發電量之衝擊 周 容 辰 |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氣候變遷對於未來水庫水力發電量之影響,並選定大甲溪系列電廠為研究區域,以提供未來面臨氣候變遷下水力發電量改變之因應。大甲溪流域內的系列水力發電廠為台灣最重要的水力發電設施,負責電力系統的尖峰負載,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面臨氣候變遷之影響下,水力發電量的改變將會影響供電系統的穩定。本研究透過A1B情境之7個GCM降尺度資料分析未來可能的降雨與溫度的變化,接著利用水文模式分析未來情境下之可能水庫上游入流量,再選用合適的水庫發電模式模擬大甲溪系列水庫的發電操作方式,以分析氣候變遷改變下未來水庫水力發電量的變化。 本研究著眼於未來20年的變化分析,為了探討氣候繁衍資料所造成之不確定性,隨機繁衍30組未來雨量與溫度資料,以模擬氣候變遷影響下未來流量與發電量之變化,並藉由統計檢定方式分析基期與情境發電量是否有顯著的差異,本研究結果指出大多數月份的基期與情境發電量有顯著差異。最後,根據多重模式系集平均之發電量可知,氣候變遷衝擊下將可能於枯水期(11至4月)減少約15%,而豐水期(5至10月)則平均減少約6%。 關鍵詞:氣候變遷、水力發電、水庫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