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歷 |
國立成功大學 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水資源管理組) 博士 南台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在職碩士學分班 國立成功大學 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水資源管理組) 碩士 國立成功大學 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 學士 |
經 歷 |
|
曾 獲 學 術 榮 譽 |
|
著 作 |
(A)期刊論文 SCI論文 1. Yang, Tao-Chang, Yu-Chi Wang, and Pao-Shan Yu, "Fuzzy multi-objective function for storm-event rainfall-runoff model calibration at ungauged sites",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7) (Reviewing) [SCI & EI] 2. Yu, Pao-Shan, Tao-Chang Yang, and Chun-Chao Kuo, “Evaluating Long-term trends in annual and seasonal precipitations in Taiwa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6), pp.1004-1023 (2006.12). [SCI & EI] 3. Yang, Tao-Chang and Pao-Shan Yu, “Application of fuzzy multi-objective function on reducing groundwater demand for aquaculture in land-subsidence areas”,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3), pp. 377-390 (2006.06).[SCI & EI] 4. Yu, Pao-Shan, Yu-Chi Wang, Tao-Chang Yang and Chun-Chao Kuo, “Optimal use of paddy fields for flood mitiga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 42(2), 375-386 (2006.04). [SCI & EI] 5. Yang, Tao-Chang, Pao-Shan Yu, and Chiang-Chi Chen, “Long-term runoff forecasting by combining hydrological models and meteorological records”,Hydrological Processes,19(10), pp. 1967-1981 (2005.07). [SCI & EI] 6. Yu, Pao-Shan, Shien-Tsung Chen, Chia-Jung Chen, and Tao-Chang Yang, “The potential of fuzzy multi-objective model for rainfall forecasting from typhoons”,Natural Hazards, 34(2), pp.131-150 (2005.02). [SCI & EI] 7. Yang, Tao-Chang, Pao-Shan Yu, Yu-Chi Wang, and Chen-Min Kuo, “Application of fuzzy multiobjective function on storm-event rainfall-runoff model calibration”,Journal 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 ASCE, 9(5), pp. 440-445 (2004.09). [SCI & EI] 8. Yu, Pao-Shan, Tao-Chang Yang, and Chin-Sheng Lin, “Regional rainfall intensity formulas based on scaling property of rainfall,” Journal of Hydrology, 295, pp.108-123 (2004.08). [SCI & EI] 9. Yu, Pao-Shan, Tao-Chang Yang, and Yu-Chi Wang,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regional flow duration curves,”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SCE, 128(6), pp. 424-430 (2002.11). [SCI & EI] 10. Yu, Pao-Shan, Tao-Chang Yang, and Chi-Wen Liu, “A regional model of low flow for southern Taiwa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16(10), pp. 2017-2034 (2002.07). [SCI & EI] 11. Yu, Pao-Shan, Tao-Chang Yang, and Chien-Chih Chou,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evapotranspiration from paddy fields in southern Taiwan,” Climatic Change,54(1-2), pp. 165-179 (2002.07). [SCI & EI] 12. Yu, Pao-Shan, Tao-Chang Yang, and Chih-Kang Wu,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in southern Taiwan,” Journal of hydrology, 260, pp. 161-175, (2002). [SCI & EI] 13. Yu, Pao-Shan, Tao-Chang Yang, and Shen-Jan Chen, “Comparison of uncertainty analysis methods for a distributed rainfall-runoff model,” Journal of hydrology,244, pp. 43-59 (2001). [SCI & EI] 14. Yu, Pao-Shan and Tao-Chang Yang, “Fuzzy multi-objective function for rainfall-runoff model calibration,” Journal of hydrology, 238, pp. 1-14 (2000). [SCI & EI] 15. Yu, Pao-Shan and Tao-Chang Yang, “Using synthetic flow duration curves for rainfall-runoff model calibration at ungauged sites,” Hydrological Processes, 14(1), pp. 117-133 (2000). [SCI & EI] 16. Yu, Pao-Shan and Tao-Chang Yang, “A probability-based renewal rainfall model for flow forecasting,” Journal Natural Hazards, 15, pp. 51-70 (1997). [SCI & EI] 17. Yu, Pao-Shan and Tao-Chang Yang, “Synthetic regional flow duration curve for southern Taiwa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10(3), pp. 373-391 (1996). [SCI & EI] 中文期刊論文 1. 游保杉、林志彥、楊道昌、郭俊超、李晏全,「枯水期水庫長期流量預測與用水管理」,中興工程季刊,第93期,第97~100頁 (2006.10)。 2. 楊道昌、郭俊超、呂季蓉、游保杉,「標準化降雨指標應用於農業乾旱監測之研究」,農業工程學報,第五十一卷,第二期,第11-25頁 (2005.06)。 3. 楊道昌、陳姜琦、吳雷根、游保杉,「結合水文模式與氣象資料預報長期逕流量之研究」,農業工程學報,第四十九卷,第一期,第23-33頁 (2003.03)。 4. 楊道昌、游保杉,「區域連續型降雨-逕流模式視窗化軟體之發展與應用」,土木水利,第二十八卷,第四期,第106-117頁 (2002)。 5. 楊道昌、張國強、陳建銘、陳文仁,「模糊多目標函數應用於改善養殖漁業型態之研究-以彰化縣大城鄉為例」,農業與經濟,第二十七期,第87-104頁 (2001)。 6. 楊道昌、游保杉、張國強,「模糊多目標函數應用於養殖用水情境模擬之研究」,台灣水利季刊,第四十九卷,第三期,第42-51頁 (2001)。 7. 楊道昌、陳信彰、張國強,「視窗化養殖漁業用水時間分佈模式之發展與應用」,農業工程學報,第47卷,第2期,第52-63頁 (2001)。 8. 楊道昌、游保杉、張國強,「沿海地區地表水地下水聯合運用決策支援模式」,台灣水利季刊,第四十八卷,第三期,第10-17頁 (2000)。 9. 游保杉、楊道昌,「應用模糊理論於連續降雨-逕流模擬之誤差修正」,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第十二卷,第一期,第151-158頁 (2000)。 10. 游保杉、楊道昌,「未量測集水區降雨-逕流模式之率定方法」,土木水利,第二十六卷,第二期,第16-23頁 (1999)。 11. 楊道昌、游保杉,「目標函數對連續型降雨-逕流模式率定之影響」,台灣水利季刊,第四十五卷,第四期,第66-73頁 (1997)。 12. 游保杉、陳信彰、楊道昌,「分佈型降雨-逕流模之不確定分析」,農業工程學報,第四十三卷,第三期,第20-29頁 (1997)。(本篇榮獲民國87年度農業工程論文獎)。 13. 游保杉、曾財益、楊道昌、蔡長泰,「八掌溪即時河川流量預報模式之初步研究」,台灣水利季刊,第四十二卷,第三期,第64-78頁 (1994)。 14. 楊道昌、游保杉,「台灣南部流域均一性之劃分」,台灣水利季刊,第四十二卷,第二期,第63-79頁 (1994)。 15. 游保杉、楊道昌、陳嘉榮,「立霧溪流域年平均流量與地因子關係之研究」,台灣水利季刊,第四十一卷,第三期,第68-76頁 (1993)。 16. 游保杉、楊道昌,「三參數極端值分佈於水文頻率分析之應用(年最大日暴雨)」,台灣水利季刊,第四十卷,第二期,第36-45頁 (1992)。 17. 游保杉、楊道昌,「區域性流量延時歷線」,台電工程月刊,第五三一期,第1-9頁 (1992)。 (B)研討會論文及摘要 (Conference Paper and Presentation)
1. 黃教勝、楊道昌,「結合即時視訊與購物網站之網路行銷模式─以探討農產品網路行銷模式為例」,2006行銷研討會(台灣知識協會主辦,台北市),九十五年十二月。 2. 周燕絲、劉一凡、楊道昌,「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支援專案管理之探討」,第二屆服務業管理與創新學術研討會(地點:澎湖技術學院),九十四年九月。 3. 周燕絲、劉一凡、楊道昌,「運用知識管理策略於網路行銷服務之研究」,2005工商管理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地點:遠東技術學院),九十四年十月。 4. 周燕絲、劉一凡、楊道昌,「組裝電腦機殼研究與設計」,中國工業工程學會九十四年度年會暨學術研討(地點:中華大學),九十四年十二月。 5. 郭俊超、呂季蓉、楊道昌、游保杉,「應用標準化降雨指標於乾旱監測之研究」,九十三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論文摘要第140頁,全文光碟版 (2004)。 6. 楊道昌、吳銘志、陳俊焜,「台灣地下水資源圖之應用─以建立養殖區超抽地下水研判方法為例」,九十三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論文摘要第248頁,全文光碟版 (2004)。 7. 吳雷根、楊道昌、游保杉、郭俊超,「水庫長期入流量預報系統之開發與應用」,第十四屆水利工程討會,第G1-G9頁 (2004)。 8. 楊道昌、陳建銘,「養殖漁業生產區公井設置規劃支援模式之初步建構」,「地層下陷防治執行方案」暨「地下水觀測網整體計畫」九十一年度執行成果發表研討會成果報告集,第F4-1-F4-7頁 (2003)。 9. 楊道昌、張國強、陳建銘,「沿海地區地表水地下水聯合運用決策支援系統-動態性操作與蓄水池設計」,九十一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全文光碟版 (2002)。 10. 楊道昌、陳建銘,「養殖漁業生產區公井設置規劃支援模式之初步建構」,九十一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全文光碟版 (2002)。 11. 黃煌輝、高瑞棋、宋長虹、楊道昌,「推動沿海地層下陷嚴重區域之國土保安工作─養殖生產區地表水地下水聯合運用整合模式之建構與應用」,第十一屆國防科技學術研討會暨國防工業訓儲預官(士)研發成果展 (2002)。 12. 黃煌輝、高瑞棋、張國強、宋長虹、楊道昌、陳建銘,「地層下陷地區水源供需規劃研究」,「地下水觀測網整體計畫」及「地層下陷防治執行方案」九十年度執行成果發表研討會成果報告集,第D2_1-D2_39頁 (2002)。 13. 楊道昌、張國強、陳建銘,「中文視窗化養殖用水情境模擬決策支援模式」,九十年度農業工程討會,第147-153頁 (2001)。 14. 楊道昌、張國強、陳建銘,「中文視窗化養殖生產區地表水地下水聯合運用整合模式」,九十年度農業工程討會,第155-161頁 (2001)。 15. 陳信彰、游保杉、楊道昌、王毓麒,「任一河道斷面流量延時曲線之視窗模式」,九十年度農業工程討會,第439-446頁 (2001)。 16. 楊道昌、陳建銘、張國強,「應用模糊多目標函數於養殖用水情境模擬之初步研究」,第十二屆水利工程討會,第F8-F14頁 (2001)。 17. 呂政璋、楊道昌、游保杉,「降雨-逕流模式模糊多目標函數率定及視窗化」,第十二屆水利工程討會,第C136-C143頁 (2001)。 18. 楊道昌、游保杉、吳至剛,「氣候變遷對地下水補注量影響之初步研究-以高屏溪上游集水區為例」,第十二屆水利工程討會,第G24-G30頁 (2001)。 19. 楊道昌、游保杉,「中文視窗化區域連續型降雨-逕流模式之初步建構」,八十九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第61-66頁 (2000)。 20. 陳建銘、楊道昌、陳信彰、宋長虹,「養殖漁業生產區用水需求量估算方法之比較」,八十九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第67-72頁 (2000)。 21. 陳信彰、楊道昌、陳建銘,「養殖漁業用水時間分佈模式之建立及其不確定性分析」,八十九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第73-80頁 (2000)。 22. 游保杉、楊道昌,「連續型降雨-逕流模式參數敏感度與互動性之研究」,第十一屆水利工程研討會,第L95-L100頁 (2000)。 23. 楊道昌、宋長虹、陳信彰,石全隆,「台灣南部地區河道潛能水量穩定度之初步探討」,第十一屆水利工程研討會,第L161-L164頁 (2000)。 24. 吳至剛、楊道昌、游保杉,「氣候變遷對高屏溪流域之水資源衝擊」,第十一屆水利工程研討會,第O81-O86頁 (2000)。 25. 游保杉、王毓麒、楊道昌、劉繼文,「濁水溪上游流域區域流量延時曲線之研究」,第十屆水利工程研討會,第I113-I119頁 (1999)。 26. 游保杉、郭振民、楊道昌,「應用遙測技術探討土地利用變遷對集水區設計洪水之影響」,第L16-L23頁,第十屆水利工程研討會 (1999)。 27. 楊道昌、邱慶誠、游保杉,「濁水溪流域區域合理化公式之研究」,八十七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第439-445頁 (1998)。 28. 周乃昉、劉兆洲、董東璟、楊道昌,「台南地區未來因應乾旱所需調配之灌溉用水量評估」,八十六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第351-357頁 (1997)。 29. 楊道昌、游保杉、陳信彰,「分佈型降雨-逕流模式參數敏感度分析」,第八屆水利工程研討會,第175-182頁 (1996)。 30. 楊道昌、游保杉、陳信彰,「土地使用改變對逕流歷線之影響」,八十五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第575-582頁 (1996)。 31. 楊道昌、游保杉,「應用雨量機率預報於逕流預報之研究」,八十四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第727-740頁 (1995)。 32. 楊道昌、游保杉,「台灣南部未量測地點枯流量估算之研究」,第三屆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環境管理研討會,第201-222頁 (1994)。 33. 陳嘉榮、楊道昌、游保杉、高家俊,「彌陀海域即時波浪預報模式之初步研究」,第七屆水利工程研討會,第F.49-F.60頁 (1994)。 34. 楊道昌、游保杉,「記錄年限對流量延時曲線之影響」,八十三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第191-204頁 (1994)。
(C)參與研究計畫 1. 行政院農委會,「水稻田灌區旱情動態監測與預警決策支援系統之研究-應用現地土壤含水量驗證不同蒸發散估算法」(2006)。(計畫協同主持人) 2. 行政院國科會,「修正型模糊多目標函數應用於連續型降雨逕流模式之研究」,計畫編號:94-2211-E-432-001 (2005)。(計畫主持人) 3. 行政院農委會,「長期雨量變動對農業乾旱發生頻率影響之探討(2/2)」(2005)。(計畫協同主持人) 4. 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枯水期水庫長期流量預測與用水管理」 (2004-2005)。(計畫研究人員) 5. 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區域水資源營運管理系統建置計畫─南區水資源資料庫及決策支援系統」 (2004-2005)。(計畫顧問) 6. 行政院國科會,「導入人工智慧理論於降雨-逕流模式誤差修正之研究」,計畫編號:93-2211-E-432-001 (2004)。(計畫主持人) 7. 行政院農委會,「長期雨量變動對農業乾旱發生頻率影響之探討(1/2)」(2004)。(計畫協同主持人) 8. 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枯水期水庫長期流量預測與用水管理」 (2004)。(計畫研究人員) 9. 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區域水資源營運管理系統建置計畫─南區水資源資料庫及決策支援系統」 (2004)。(計畫顧問) 10. 行政院國科會,「模糊多目標函數應用於產業用水情境模擬之研究-以養殖用水為例」,計畫編號:92-2218-E-432-002 (2003)。(計畫主持人) 11. 行政院農委會,「枯水期水庫長期入流量之預測 (II)」(2003)。(計畫協同主持人) 12. 經濟部水利署,「地層下陷防治服務團九十二年度工作推動計畫」 (2003)。(計畫研究人員) 13. 經濟部水利署,「養殖漁業生產區水資源調配管理規劃」 (2003)。(計畫研究人員) 14. 行政院農委會,「枯水期水庫長期入流量之預測 (I)」(2002)。(計畫研究人員) 15. 經濟部水利署,「設置水利產業知識化育成中心補助案」 (2002)。(計畫協同主持人) 16. 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即時逕流與河川演算人機介面模式」 (2002)。(計畫共同主持人) 17. 經濟部水利署,「地層下陷防治服務團九十一年度工作推動計畫」 (2002)。(計畫研究人員) 18. 經濟部水資源局,「地層下陷防治服務團九十年度工作推動計畫」 (2001)。(計畫研究人員) 19. 經濟部水資源局,「地層下陷防治服務團八十九年度工作推動計畫」 (2000)。(計畫研究人員) 20. 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區域流量延時曲線分析」 (1999)。(計畫研究人員) 21. 行政院國科會,「區域連續型降雨-逕流模式之研究(II)」,計畫編號:NSC88-2218-E006-021 (1999)。(專任研究人員) 22. 行政院國科會,「區域連續型降雨-逕流模式之研究(I)」,計畫編號:NSC87-2211-E006-063 (1998)。(專任研究人員) 23. 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濁水溪流域區域合理化公式之研究」 (1997)。(計畫研究人員) 24. 行政院農委會,「分佈型降雨-逕流模式之研究(I)」,計畫編號:84科技-2.12-林-06-1 (1995)。(計畫研究人員) 25. 行政院國科會,「八掌溪上游集水區逕流預報之研究(I)」,計畫編號:NSC84-2621-P-006-022B (1995)。(計畫研究人員) 26. 行政院國科會,「台灣南部地區區域流量延時曲線之研究」,計畫編號:NSC83-0410-E006-037 (1994)。(計畫研究人員)
學位論文
|